目前我國應急產業發展現狀
2019-09-29

發布時間:

瀏覽次數:

7034

我國應急產業發展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應急產業體系不全。適應我國公共安全需要的應急產品體系還未形成,應急產業布局尚不清晰,大中小微企業協調發展格局還需要努力等。二是市場需求不足。全民公共安全消費需求不強,物資儲備、重要設施和應急隊伍應急產品配置標準對應急產品拉動不夠,保險對應急產業的支撐作用不足等。三是關鍵技術裝備發展緩慢。一些應急產品技術含量還不高,部分關鍵技術產品依賴進口,支撐產業發展的關鍵共性核心技術亟待突破等。

《關于加快應急產業發展的意見》出臺的背景和意義是什么?

應急產業的出現和發展具有較強的時代特征,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可以從三方面來理解加快應急產業發展的背景情況。

一是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應急管理工作是發展應急產業的堅強保證。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強化公共安全體系、防災減災體系、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和企業安全生產基礎建設。十八屆三中全會又提出,要健全公共安全體系,深化安全生產管理體制改革,健全防災減災救災體制。十八屆四中全會再次提出,要抓緊出臺反恐怖等一批急需法律,推進公共安全法治化,構建國家安全法律制度體系。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強調,要構建集國土安全、經濟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體的國家安全體系。這些不僅對應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新任務,也對發展應急產業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是我國復雜多變公共安全形勢對應急產業發展提出挑戰。當前,我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深入推進,各種傳統的和非傳統的、自然的和社會的風險、矛盾交織并存,各類突發事件發生概率更高、破壞力更大、影響力更強,尤其在食品安全、生產安全、信息安全等領域,公共安全形勢嚴峻復雜,防控難度不斷加大。據2013年統計,我國自然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808.4億元,事故災害造成死亡失蹤69434人,H7N9禽流感疫情、山西苯胺泄露事件以及一些暴力恐怖襲擊事件還嚴重影響了經濟社會平穩運行。應對上述突發事件就要求必須加快發展應急產業,達到提升基礎設施和生產經營單位本質安全水平、突發事件應急救援能力和全社會抵御風險能力的目的。

三是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為應急產業發展提供空間。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公眾安全意識提高,社會各方對應急產品和服務的需求不斷增長。根據估算,2013年消防、安防、安全應急、信息安全、應急通信裝備、環境監測與應急產品、應急指揮平臺、防災減災裝備、防汛抗旱器材、反恐裝備、食品安全監測設備等領域專用產品和服務的產值達到近萬億元規模。在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我國經濟增速已從高速轉向中高速,增長結構由中低端轉向中高端,發展動力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增長點,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特別要求把積極發現培育新增長點作為2015年經濟工作的一項主要任務來抓。發展應急產業有利于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增強經濟活力,擴大社會就業,有望培育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成為新常態下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在此背景下,國務院領導多次就應急產業發展做出批示,要求加快制定扶持政策。按照國務院領導批示精神,在國務院應急辦指導下,工信部聯合發展改革委、科技部開展了《意見》研究起草工作,經過廣泛征求意見,近日國務院辦公廳以63號文正式對外發布。《意見》的出臺將為應急產業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政策環境,引導更多更優秀的社會資源進入應急產業領域,必將推動應急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分享到: